服务热线:
13099418006公司地址:
官渡区昌宏路东聚建材市场西区8-1-4
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以下方面:
一、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紧迫需求
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。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-70%,但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导致实际利用率仅30-40%,远低于发达国家70-80%的水平。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,农业用水占比持续下降,而粮食安全需求却不断提升,发展节水灌溉成为破解"水-粮矛盾"的核心路径。
二、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
传统灌溉导致土壤养分流失、盐碱化等问题。通过喷灌、微灌等精准灌溉技术,可实现按需供水,提升单方水粮食生产率(从1.0kg提升至2.0kg以上),同时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,既节水又增产。宁夏金凤区实施滴灌后,设施蔬菜产量提升30%以上,印证了节水技术对农业提质增效的显著作用。
三、生态保护的关键举措
华北地区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"漏斗区",西北地区灌溉不当加剧土地沙化。节水灌溉可减少30-50%的无效蒸发,控制地下水超采,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。如固原市通过低压管道灌溉,实现了地下水的良性循环。
四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
节水灌溉节省30-50%的劳动力,降低生产成本。安徽淮北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后,粮食单产提高20%,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.5提升至0.8。通过调整种植结构(如减少高耗水小麦种植),农民亩均增收可达500元。
五、科技赋能的现代化转型方向
"3S"技术、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智慧灌溉手段,实现了灌溉决策的精准化。激光平地技术可将田间灌水效率提升至80%,物联网设备使百亩大田灌溉实现手机远程管控,标志着农业生产向数字化跃迁。
节水灌溉是统筹水资源安全、粮食安全、生态安全的核心纽带。据测算,全面推广节水技术可使我国农业年节水潜力达1000亿立方米,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年调水量的2倍。这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。
上一篇:节水灌溉类型有哪些
下一篇:园林灌溉工程要喷灌还是滴灌?